作者:
发布:2023-04-03 11:25:15
阅读:73
近日,李大大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社记者提问时指出,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中,要突出三个关键词:一是全面。不光是发展经济,而是要全面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社会价值、文化价值。二是特色。中国地域辽阔,“十里不同风、百里不同俗”,要因地制宜,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,保护和传承好地域文化、乡土文化,不能千村一面。三是改革。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振兴,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,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要让他们积极参与改革,并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近年来,李大大总理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,在工作会议和基层调研中,都曾做出重要指示,强调要以乡村规划编制为引领,要注重留存乡村肌理、乡村文化、乡村特色,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、新模式等,本文综合媒体报道,汇总整理了李大大总理关于乡村振兴的部分论述,和大家分享。
要搞好美丽乡村建设,注重保护历史形成的建筑、布局、肌理,注重乡土气息、水乡韵味,尽可能保留乡村原生态,留住乡村文化。
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,着力提高农村地区民生服务水平,不断改善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。
——2017年11月17日
在松江区调研时强调
要保护传承好乡村文化和历史文脉,守好乡土文化的根,留住乡村的“魂”,用好用活独特的文化资源,防止盲目大拆大建、千镇一面,注重彰显青浦的红色文化、江南文化,打造有独特魅力的青浦。
——2018年1月24日
在青浦代表团参加联组审议时说
上海的发展离不开乡村,正是有了乡村的滋养,城市才能生生不息、持续发展。未来乡村不仅是重要的居住空间,还是打响“上海制造”品牌、吸引创新创业群体的重要发展空间。
规划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“纲”,要强化规划引领,做好村庄布局规划,加快提高农民居住集中度,为改善乡村面貌、节约土地资源、优化公共服务创造条件。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,农村要有农村的特色,不能简单复制城市建设形态。
富民是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,促进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、新办法。要突出富民为本,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,大力支持农民创新创业,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、经营性收入。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关键要破解矛盾难题,根本要靠改革推动。要完善“三农”工作领导体制机制,强化领导责任,加强统筹协同,拿出创新举措,赋予区里一定的自主权。要抓好重点领域改革,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、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。
——2018年4月4日
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强调
农业要更强,优势农产品要提质增效打造品牌,形成一批富有吸引力的农业旅游和特色休闲产品。
农村要更美,既塑形又留魂,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“形”,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“魂”,让乡村既有外形之美,更有内涵之美、文化之美。
农民要更富,在持续增收上要有新思路、新举措,发展壮大镇域经济,促进把资源变成资产,更好带动农民增收。要加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高品质生活。
——2018年5月7日
在金山区调研时强调
要聚焦重点,以点带面,勇于攻坚突破。要加快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,以规划为引领,把基础设施建设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分类、生态建设等整体考虑、同步实施,推动规划早落地、政策早见效、农民早受益,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,聚焦重点人群,完善帮扶方式,更好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。示范村建设要早见成效,抓好关键难点问题突破,培育亮丽风景,发挥带动作用。
上海乡村振兴要增动力、添活力,关键是做好“放”字文章。要有效释放乡村资源价值,创造更为平等的制度环境,增强乡村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。要向基层放权,激发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支持熟悉农村、了解农民的基层干部把乡村的事情办好。要放手让市场参与,鼓励引导国有企业以及各类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。
——2019年1月14日
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
要以乡村规划编制为引领,深入研究上海乡村特点,彰显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风貌、乡村文化。既要塑形又要留魂,加强风貌塑造和文化传承,真正形成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和超大城市郊区特色的上海农村新风貌。
要认真倾听广大农民的心声,政策举措要体现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效果导向,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。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带头人队伍建设,充分调动基层创造活力和内在动力,真正形成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良好氛围。
要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上下更大功夫,紧密结合农村实际,大胆创新探索。要充分挖掘农村潜力,依托自身优势,真正做出特色、做出品牌,促进农民持续长效增收。
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改变农村零散面貌、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。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,把好事真正做好做实,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的大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。
——2019年7月4日
赴奉贤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
要创新消费扶贫方式方法,持续办好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,积极运用网络直播带货等新模式,多措并举扩大产品销售。
要坚持规划引领,探索完善常态长效合作机制,进一步发挥市场力量,助力当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更好激发对口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——2020年7月16日
在云南考察扶贫协作情况时提出
超大城市的美丽乡村,需要“始终坚持规划引领,健全完善治理体系,有效释放资源价值,做大做强优势产业,更加彰显品牌特色”这五个层面,构成相互支撑的整体布局。
要积极推动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,在乡村形成人才、土地、资金、产业、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乡村的设计,既要注重留存乡村肌理、乡村文化、乡村特色,也要加快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,健全全民覆盖、普惠共享、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不断提升郊区乡村的宜居度、竞争力和吸引力,打造高品质、有韵味的美丽乡村,让更多人愿意留下来、愿意到乡村生活创业。
——2020年7月24日
在嘉定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指出
要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特点,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。在价值取向上,要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美学价值这“三个价值”。
——2021年4月9日
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上提出
在整体布局上,要优化新城、镇域、乡村这“三个空间”。
“五个新城”重在发挥聚集功能。镇域重在发挥联接功能。镇域发展要注意规模适度,根据核心镇、中心镇、一般镇的规划定位,集约高效、错落有致、富有特色地发展。乡村重在发挥底板功能,要根据村庄规划着力抓好建设,加强人居环境整治,彰显乡村综合价值,打造成为城市后花园。
——2021年4月9日
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上提出
在发展阶段上,要认清空间稳定、地位凸显、功能复合这“三个趋势”。乡村空间正在由不断收缩向基本稳定转变,乡村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显现,乡村对城市、对市民越来越不可或缺,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,由承担附属功能向承担核心功能转变。
——2021年4月9日
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上提出
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,要坚持规划先行,抓住“牵一发动全身”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,有力有序开展工作。
要示范引领、以点带面,放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示范效应,形成“政企结合、市场主导”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经营机制,让点上“盆景”变成面上“风景”。
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有利于优化郊区空间布局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、促进农业集约发展,要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持续稳慎推进,注重抓好就业工作和配套建设,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。
要补齐短板、提高标准,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做实做优,加强文化、养老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力量。不断深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,严格规范管理,有效排除隐患。
要改革突破、放开搞活,释放资源价值,增强内生动力,把存量资产的文章做足,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、新模式,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。
——2021年4月9日
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上提出
推荐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