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发布:2023-06-15 15:24:57
阅读:40
休闲农业规模效益增加,折射出乡村新产业、新业态发展步伐加快,但实际中也面临不少挑战。有些把采摘、餐饮、民宿作为标配,开发方式大同小异、经营管理比较粗放;有些停留在“农家乐”“美食节”等模式,产业融合和休闲功能挖掘不够;还有些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割裂开来,事实上,只有两者协调发展,才有助于优化农业结构、培植新兴业态。
腊味小镇
对此,各地应结合资源禀赋、地理区位、文化习俗做好休闲农业发展规划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农民主体、社会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思路,加强基础设施配套,打破传统景点简单串联的现状,细分与周边区域的资源差异性,构建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和标杆示范基地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成功经验。还应打造差异化、特色化产品体系,开展错位经营,在休闲农业“精品”内涵上下功夫,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质化开发。
云集生态园
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,拥有科技农业示范园、田园综合体、休闲度假区等多种类型,也衍生出观光、体验、亲子农业等多种形式。要实现休闲农业纵深发展,应充分挖掘产业链各环节价值。在农业种养环节,应推进科技在休闲农企中的落地应用,通过引入绿色、智慧、生态农业等模式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在农产品加工环节,可联合科研院所、骨干企业进行深加工和特色研发,充分利用“后备箱”消费等新潮流,开发有品位、有颜值的伴手礼,增加盈利空间。在农产品销售和服务环节,应着力培育休闲农业品牌,加强与短视频、直播平台合作,把产品口碑优势提升为品牌优势,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。
除打造精品、延长产业链外,休闲农业还成为丰富旅游业态的新载体。各地应鼓励经营主体深入挖掘民俗文化、乡土风情,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,让游客参与到农耕生产中,实地感受劳作之乐。如在三峡原乡休闲农业景区,游客可体验扎染、纺织、打豆花等民俗项目。同时,也要明确发展主题,避免一哄而上,注重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,打造集生产体验区、生态观光区、人文创意区、生活保障区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目的地,切实把风景变成产业。
相关部门可在政策、税收、场地、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,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,加强农业产业与科技、创意产业合作,带动休闲农业提质增效。在此过程中,应注意优化集体入股和分红政策,将农民纳入休闲农业产业链,挖掘培养本土能手,不断调动村集体和村民参与积极性。还应综合运用科研院所、农业合作社、商会等平台资源,加强产学研合作,打造具有市场开拓精神、管理创新能力的休闲农业人才队伍,以人才汇聚破解休闲农业开发要素瓶颈,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壮大。
推荐新闻